《當客戶說「你們又沒做什麼」:一個網頁設計師的血淚覺醒》

封面圖建議:一張被揉皺的報價單特寫,旁邊有杯喝到一半的咖啡

那通引爆點的電話

「你們報價單上這個 SSL 是什麼意思?」業主的聲音從話筒那頭傳來,我正準備解釋加密憑證的重要性,對話卻突然轉向多國語系的需求確認。

「關於多國語系部分,請問您需要哪些語言呢?我們會需要您提前提供翻譯好的文案,這樣才能確保專案時程...」

「什麼?你們不負責翻譯?」她的聲音突然拔高,「另一家廠商明明說會幫我們處理中翻英!你們不就都沒有做事就要收這麼貴喔?」

荒謬的加碼賽

「而且人家還包含免費到廠拍攝產品照,」他的語氣突然變得像在菜市場殺價,「你們來拍照才專業不是嗎?」

我深吸一口氣。如果是正常的產品攝影收費服務,我們當然能夠提供。但現在的情況是:網站開發報價已經低於市場行情,卻還要我們額外提供到府拍攝的專業服務,這完全不符合成本效益。

更令人無奈的是,對方那種理所當然的態度,彷彿我們不答應就是服務不周。但這次我們堅持住了底線,沒有輕易讓步。

最後她才勉強改口:「好啦好啦,不然我提供照片,你們幫我修圖總可以吧?」這才達成了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。


面對事件的第一反應

電話那頭咄咄逼人的語氣和理直氣壯的態度,讓整個談判節奏不自覺被對方牽著走。那種「你們服務不周到」的暗示,確實會讓人產生莫名的罪惡感,彷彿我們真的虧欠了什麼。

但冷靜下來後,我意識到這不過是典型的「先貶低後殺價」的談判手法。最令人氣憤的是,對方明明對技術一竅不通,卻用「你們又沒做什麼」這樣的話術,徹底否定我們專業工作的價值。

更荒謬的是,明明是網站系統建置案,卻硬要把產品攝影這種不相干的服務扯進來。對方那種「這不是應該包含的嗎」的態度,配合著競爭對手的離譜低價方案,簡直是雙重打擊。另人不禁要問:為什麼市場上會有這種破壞行情的報價?為什麼總有人認為專業服務可以無限上綱地免費提供?


解構業主的殺價心理

當業主說出「別家報價比較便宜」這句話時,表面看起來像是在貶低你的價格、試圖殺價,但實際上,這句話往往藏有更多潛台詞和心理訊號,遠比我們表面聽到的內容複雜。

舉例來說,客戶可能會說:

  • 「你們這個要五萬,別家三萬就搞定了耶。」
  • 「其實我們預算很緊,老闆說要壓低成本。」
  • 「我朋友的公司做網站不用這麼多錢。」

這類話術乍聽之下像是單純比較價格,但如果我們冷靜分析,其實傳遞了幾個重要訊息:

1. 您有他想要的價值

如果對方真心認為其他廠商更便宜又更好,那麼他大可以轉身離開、簽別家的案子,根本不需要來找你討論。願意花時間跟你溝通,甚至爭取更好的條件,說明你已經進入他的「候選名單」,只是他還想試試看能不能以更低的價格得到相同品質。這是價值已經被看見的證明,只是他還不確定是否願意為這份價值付出原價。

2. 試探你的底線

殺價本身就是一種談判策略,並不代表他真的覺得你報太高,而是想知道你有沒有談的空間。很多業主不一定有確切的預算,但會透過這種方式試水溫:「你能不能便宜一點?」「你們是不是可以再多做一些?」這些話背後的潛台詞可能是:「我對你有興趣,但想知道你能讓我多賺一點價值。」

3. 不懂行情的勇敢

許多非專業背景的客戶,對網站製作的流程、技術成本與維運所需資源一知半解,甚至從沒真正完整執行過一個專案。正因為不了解整體工程,他們才敢理直氣壯地要求「這不是基本的嗎?」「加一個語言有很難嗎?」「多做一點頁面應該也不會差很多吧?」── 這並非惡意,而是基於認知落差。理解這一點後,我們就能把談判的語氣從「防禦」轉為「引導」,以教育的角度引導他們理解價值所在,而不是陷入情緒勒索的困境。

4. 對你有期待,但怕被坑

還有一種心理是:「我希望你是對的人,但我怕自己判斷錯誤。」因此他透過殺價、比價、試探,來建立一種心理上的「主導感」或「控制感」。這其實是一種不安全感的表現。如果你能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專業、自信且穩定的態度,反而更容易讓對方信任你、願意成交。


其實,業主的每一句「殺價話術」,往往不只是在講價格,而是在傳遞猶豫、好奇、不確定或試探。真正高明的談判,不是聽表面的話,而是看懂背後的心。當你理解了這些潛台詞,就能把握主導權,引導對話走向雙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式。

堅守底線的談判技巧

在網站接案過程中,堅守底線的談判技巧非常關鍵。很多時候,客戶本身並非相關專業人士,對於網站開發的複雜性與成本結構並不清楚,他們關注的往往只是「能不能再便宜一點」。因此,我們應該在談判前就預先設想對方可能會提出不合理的殺價要求,並為這種情況設計應對策略。

與其臨場被打亂節奏,不如事前設定好「底價」,也就是你能夠接受的最低報價範圍、最低能接受的服務範圍。這不只是為了保護利潤,更是為了維持專業的自尊與市場定位。如果一味地退讓,客戶可能會認為你一開始的報價就是虛高,進而不再信任你的專業。

讓步並不代表無條件退讓,尤其在網站接案的談判中,更要懂得「有交換才有價值」。如果客戶試圖殺價,我們也可以反向提出對等的要求,確保讓步不是白白付出,而是建立在互惠原則上的交換。

例如,當客戶要求降低價格時,我們可以提出延長合作年限作為條件。原本是一年一簽的合約,降價後可以要求對方改簽兩年或三年。這不僅能拉長合作期、提高預期收益,也能避免日後對方頻繁更換廠商,提升我們的工作穩定性與風險控管。

另一方面,也可以採取「時間換價格」的策略。向客戶表明,這個優惠價格是限時的條件,例如「若今天內能完成簽約與付款,我們願意以優惠價格承接此案」,藉此促使對方加快決策,降低他們四處比價後流單的風險。這種談法既展現彈性,也同時保有主導權。

總之,談判不只是讓利,而是取得雙贏。你可以讓步,但必須要有換回來的東西。透過設下對等條件,不僅能守住利潤,也能讓對方更尊重你的專業與合作誠意。

結語:專業的價值,由你自己定義

在接案的世界裡,殺價幾乎是日常,但真正決定你能否走得長遠的,不是你讓了多少步,而是你守住了多少原則。我們無法控制客戶怎麼說、怎麼要求,但可以控制自己怎麼應對。

別害怕拒絕不合理的要求,也別輕易質疑自己的報價是否太高。你的專業值得被理解與尊重,而這份尊重,往往從你願不願意為自己站穩立場開始。

與其花時間討好每一位潛在客戶,不如花時間篩選值得合作的對象。當你建立起清楚的底線與交換原則,真正適合你的客戶反而會更願意配合。畢竟,專業不是廉價品,而是你用時間、經驗與技術換來的價值 ── 你不需要為了誰,把這份價值賣得太便宜。

工商時間

📘 推薦閱讀:《不想上班的勇氣:軟體工作者的第一本接案指南》 這不是一本衝動裸辭的勵志書,而是實戰派的接案工具書。從第一位客戶的開發,到報價談判、合約細節與專案管理,作者用自身經驗帶你走過每一個關鍵轉折。無論你是剛開始接案,還是正在卡關、想找方法突破的人,都能從中找到方向與勇氣。

👉 前往書籍介紹頁:https://www.tenlong.com.tw/products/9786264142380

一起打造屬於你的專業與自由。